縮時攝影,Time Lapse,也稱曠時攝影、微速度攝影或者間隔攝影。
縮時攝影(Time Lapse)越來越熱,看到網友們分享令人驚艷的景色變化,是否也想體驗將靜態照片堆疊組合成影片的喜悅與成就感呢?!
雖然拍攝的難易度隨題材而有差別,但是基本的器材與步驟大同小異,只要準備.......
相機、腳架、快門線,加上過人的耐心,就可以開始進行縮時攝影了 ! !
而拍攝時機,可以挑天氣變化的時間點,像是日出/夕陽都可以,這樣回來接的趣味性會高一點,
大約在日出/夕陽前1小時(懶惰一點可以半小時)到你想要的定點,擺好腳架,就差不多了。
當然,在出發拍攝前先來看看阿奇老師的分享,簡單幾個步驟,就能學會縮時攝影的要訣~
▼ 簡單3步驟學會縮時攝影 :
1-器材準備 : 當然是用單眼相機拍攝最好了,然後最好是有條快門線來控制(好的電子快門線可以有間距攝影功能);當然腳架不能少;
小椅子,這個尤其在戶外拍攝時十分需要,不然站著數小時太累了。
2-相機設定 : 手動對焦(設定無限遠或者你要拍主體的距離)、光圈先決(依照拍攝的主題而有所變動不過常用 f/8~f/16)、
ISO 設定 200 ~ 400範圍、測光位置設定時光線不要變化太大的位置,儘量令相機在測光時每張照片的曝光量都可以平順的下降
、白平衡(使用自動比較好;如果是拍攝晨昏,如此才不會有固定的色溫出現;如果是拍攝室內的話就可以使用固定)、
畫質大小(設定中間品質的JPG即可;因為最後合成影片Full HD的畫素也才200萬,所以不見得一定要使用RAW)。
3-定時拍攝 : 如果是拍攝晨昏為主題的作品,那最好是5~10秒來拍攝一張,如此在觀看成品時才會比較順暢。當然,若是拍攝較為靜止
的主題就可以設定5~10分鐘一張。
以上文章出自 DC view
http://article.dcview.com/newreadarticle.php?type=0&id=9826
留言列表